一是强化旧楼治理,优化群众生活环境。以“旧楼长效十佳”街镇标准为基础,坚持与物业“每日一沟通、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评”“三个一”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清整,持续推进旧楼区长效管理,全市评估验收小区39个,优秀小区25个,优秀率73.5%,占全区优秀比例30.1%。
二是落实兜底保障,做好群众救助工作。严把社区29项公共服务事项及7项临时救助,提升社区为民服务工作实效。坚持民政兜底、织牢底线,统计上报、发放各类保障资金478万余元,惠及低保、低收入等4800余人次。及时开展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工作,累计帮扶2400余人次,切实把惠及广大残疾人的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倡导邻里互助,擦亮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履行全国文明单位社会职责,先后启动“送健康”“送文化”“送新风”“爱心助空巢”等志愿活动,满足群众不同需求。在9个社区组织开展 “社区青春行动-寸草心”青年志愿助老活动120余场,累计服务两千余人次,其中特殊困难老人群体30人次,参与青年志愿者500余人次。

图为选手们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体验京剧专业项目。9月16日,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 [详情]

日前,红桥区西北角特色街区完成第一阶段提升改造,民族楼11门至17门的步行街路面焕然一新,...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