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政策培训。系统梳理市、区各项救助帮扶政策,制发社会救助操作流程指南,明确审批流程、提交材料、注意事项等内容,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更好服务困难群众提供政策工具。利用“社工大讲堂”线上平台和线下业务培训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策培训,解读人员审核确认、补贴补助发放、家庭经济核查等救助政策细化、变化内容,提高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强化主动发现。将困难群众走访排查纳入网格员全人群排查任务,今年以来通过核实排查线索,将458人纳入救助保障范围。重点摸排重病、重残困难家庭,依据成年重度残疾人重特大疾病患者低保准入条件,将16名符合条件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比对易致贫返贫人口名单,核查未纳入保障范围人员,新增低保、低保边缘家庭276户,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是强化救助帮扶。核实困难群众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完善网格平台关爱人群信息4339人;对123户居住平房的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开展居住情况排查,及时维修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加大重点区域联合巡查力度,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6人次;充分利用12345便民服务热线、社会救助“直通车”、社会救助热线电话等渠道,处理求助问题145件;推动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政策,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6843.9万元,惠及1.2万余人。

图为我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船启航前往中东区域。5月8日,驻津央企海洋石油... [详情]

在天津理工大学图书馆前广场,游客合影留念。 “五一”假期,天津理工大学迎来众多校外参观... [详情]

5月6日,我市世纪钟周边施工全部完成,道路、绿化等已全部恢复。近日,解放北路(张自忠路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