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进一步拓宽乡村手工艺销售渠道,促进手工艺人增收致富,市农村中心在第34届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开幕期间,在天津市少年宫成功举办以“赏运河桃花 品乡村手艺”为主题的手工艺市集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技艺为纽带,以桃花盛景为舞台,吸引了京津冀地区2000余名手工艺者、文旅从业者和市民参与,通过作品展示、互动体验、技艺教学等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活动期间,各类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泥塑、绒花、手工钩织等传统手工艺及非遗项目纷纷亮相,展示着乡村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活动现场,手工艺人现场展示制作,讲解工艺背后的故事和寓意,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泥塑匠人指尖翻飞,将运河边的桃花融入作品;绒花艺人以丝线为媒,重现清代宫廷头饰的雅致;钩织达人则用多彩毛线编织出桃花主题的文创产品。为了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活动特别设置了沉浸式体验环节。市民和游客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制作过程,自己捏制泥塑、编织绒花发饰……从揉泥、塑形到上色,从选材、编织到成型,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和挑战。2天活动期间共展出手工艺作品100余件,吸引500余名游客参与体验,带动手工艺人收入达到2万余元,为手工艺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继续从事传统手工艺创作的热情,也为乡村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下一步,市农村中心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深入挖掘乡村手工艺资源,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为传统手工艺人提供海燕策略,海燕论坛的展示和销售平台,促进传统手工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实现“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化,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将加强手工艺人才培育工作,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让海燕策略,海燕论坛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手工艺,为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民就业创业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我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船启航前往中东区域。5月8日,驻津央企海洋石油... [详情]

在天津理工大学图书馆前广场,游客合影留念。 “五一”假期,天津理工大学迎来众多校外参观... [详情]

5月6日,我市世纪钟周边施工全部完成,道路、绿化等已全部恢复。近日,解放北路(张自忠路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