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策略,海燕论坛

图片
首页  >  新闻发布会
最新发布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和平区专场 9月11日上午,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和平区专场。和平区委书记姚建军,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卢盈,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康,和平区副区长徐志强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和平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的有关情况,并回答提问。

姚建军:十四五”以来,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就推动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今年7月,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明了当前和今后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一条就是“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近年来,和平区立足天津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特点,聚焦建设“经济大区”使命任务,在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坚定不移推动内涵式发展。借此机会,我从四方面,向大家作一介绍:

第一,坚持“向上突破”,让内涵式发展的质效更优。像和平区这样的“小城区”要实现“大发展”,不仅空间上要向上拓展,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向上攀升,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城市品质,让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的发展。比如,在优化产业布局上,我们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立区之本”,锁定高端、突出高质、追求高效,以构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消费经济、创新经济“三大经济”,大力巩固现代金融、国际商贸“两大支柱”,重点提升文化旅游、人力资源、航运服务、医药健康、数字信息“五大产业”,优化布局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天津·解放北路金融历史文化区、天津·中央商务区、天津·金街、天津·五大道“五大片区”)为抓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价值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促进经济能级持续跃升。“十四五”以来,逐步形成万亿金融、千亿商贸,以及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航运服务等三个百亿级产业的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始终位列全市优秀等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2万元。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增速全市第一。

第二,坚持“向新前行”,让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更足。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围绕深化“三新”,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生态、新动能、新优势。比如,为进一步发展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我们打造的天津市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创新社区,纳入到了天开园“多点”的空间发展布局,正在不断汇聚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推动高质量服务供给与高水平经济产出双向赋能。今年8月正式开园,落户企业入驻率已超75%,涵盖医疗、教育、金融、法律等核心领域,以及算力、数据、训练、评测等全产业链条,能够进一步带动提升科技含量、就业容量、税源质量,到今年底预计营收可达5亿元。

第三,坚持“向内挖潜”,让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更牢。我们感到,寸土寸金的和平区,扩大规模、拓展空间的外延式发展不适用,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不适宜,微更新、精提升才是最优解。为此,我们把推动内涵式发展的用力点放在“挖掘自身潜力、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内生动力”上,促进经济增长从规模扩张、外部依赖转向内涵提升、内部驱动。比如,在做实“三量”上,我们围绕街区、楼宇、洋楼等载体资源,有针对性地引入新场景、新业态、新产业,促进功能舒适度、环境便捷度、空间适配度、产业融合度的协调统一。“十四五”以来,我们相继建成五大道公园、民园1920街区、海河边300多米高的“津塔”观光厅,打造航运、金融等主题楼宇11座,累计盘活和平印象城、大理道樘院等存量资源超75万平方米。

第四,坚持“向外开放”,让内涵式发展的外延更广。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有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城区越对外开放,越能吸引海燕策略,海燕论坛创新理念、先进经验和优质要素。为此,我们注重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坚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锚定先行区、示范区的使命任务,在产业承接、项目衔接、资源对接上探索实践,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十四五”以来,引进京冀企业1700余家、总投资200亿元,与京冀两地在党建共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合作成果。另一方面,用好我市塑造平台型、都市型等“五型”开放新优势,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交流,以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承载能级,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区、中国楼宇经济活力焕新示范城区等称号。

下一步,和平区将借势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办的机遇,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持续巩固城市治理成效,进一步把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人民日报:刚才,姚书记介绍了和平区推动内涵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工作成效。我想请问,和平区围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方面,有哪些特色亮点?

姚建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这是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的首项,是我市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也是和平区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点。我们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持续推动数据、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区域汇聚。比如,我刚才提到了开园不久的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创新社区,就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我市工作要求,顺应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发展趋势,打造的覆盖算力供给、成果转化、数据保护全链条的创新载体,能够提供企业孵化、技术支持、市场推广、投融资等全方位服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吸引算法研发、模型训练、应用开发、场景设计等科创企业,加快构建“技术研发—模型优化—场景落地”的创新生态。同时,聚焦服务创新人才,我们推出了“和平人才卡”,通过打造“金融+场景消费”“文旅+高端业态”“健康+定制服务”等专属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才创新创业、生活居住、社会交流、文化消费等多元需求。

上海证券报:大项目、好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请问和平区“十四五”期间,在项目建设上有哪些举措?取得了什么效果?

卢盈:“十四五”期间,和平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向上发展路子,聚焦产业升级、城市提质、民生改善等领域,促成一批标志性大项目好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总结下来,有三方面成效:

一是产业迭代“加速跑”,发展动能实现新转换。我们围绕“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消费经济、创新经济“三大经济”,大力巩固现代金融、国际商贸“两大支柱”,重点提升文化旅游、人力资源、航运服务、医药健康、数字信息“五大产业”,优化布局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天津·解放北路金融历史文化区、天津·中央商务区、天津·金街、天津·五大道“五大片区”),重点推动四项工程。“商业焕新工程”,和平印象城、吉利大厦等存量商业载体接续改造;现代城国金购物中心、泰达海信广场两大高端商业综合体正加速建设。“文旅融合工程”,“津遇和平”系列活动持续火爆,盘活存量、精心打造花园老街、遇见博物馆等项目,开发开放张园、润园等文旅商新场景。此外是“金融聚势工程”,加快金创区建设,将泰安道5号打造为金融展示和金融机构服务“双中心”,吸引海河基金等优质金融机构落地。还有“数智赋能工程”,华北首家华为旗舰店、比亚迪全国第二家迪空间均落户和平,天开和平园·模创社区正式开园,标志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产业蓄势勃发。

二是城区面貌“焕新颜”,城市品质有了新跃升。我们以重塑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聚焦五大道、金街、解放北路等标志性街区,精雕细琢城市肌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原拆原建嫩江路片区,是全市首个老旧小区成套化改造城市更新项目;民园西里、润兴里、先农大院等更新保护工程,推动百年历史街区焕发新生机;新建中海·和平之门,加快推进大沽北路地块建设,实现稀缺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

三是百姓福祉更“有温度”,民生服务迈上新台阶。我们推动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市胸科医院等重点医疗项目竣工投用,让优质诊疗服务触手可及;深耕“津牌养老”品牌,“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等项目落地运营,新增养老床位650张,让银发生活更有品质;推进岳阳道小学、汉阳道中学等校舍新建改造、扩容提质,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普惠;实施全民健身中心改造工程,打造中心城区一流体育综合体,让健康生活融入百姓日常。

下一步,我们将牢牢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多措并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构筑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将内涵式发展路子走得更稳、更实!

光明日报:和平区近几年推出的“津遇和平”和“话剧实景表演”等文旅活动品牌持续火爆,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还有哪些活动和亮点?

李康:区委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实践载体,为走好内涵式发展路子赋能添彩。

用文化铸魂育人,城区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围绕“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年均组织群众性宣教活动300余场,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出一批特色文明实践品牌,连续七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区。

用文化福泽百姓,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满足。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推出话剧《日出》等实景表演,让现场游人置身戏中。举办京剧票友邀请赛、书香满和平等品牌文化活动,深化京津冀交流合作,通过举办非遗联展、评书展演等活动,让群众享受文化滋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文化宫、图书馆总馆及7个分馆、86个服务点辐射全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用文化浸润城市,城市文脉涵养赓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五大道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收获众多新发现,民园1920街区竣工亮相,城市文脉更好地存于历史、活在当下。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和纪念设施保护,推进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提升改造,润园、吉鸿昌旧居完成修缮展示,依托红色资源开辟旅游线路,编写《使命之源》读本,推出系列融媒产品,有效发挥红色资源资政育人作用。

用文化赋能发展,文旅商贸融合共促。创新文旅实践,用好海棠花+小洋楼资源,叫响“津遇和平”文旅品牌,打造五大道公园、天津之心等新地标,重点商圈协同联动,以多元的文旅场景,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实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举办五大道旅游论坛,搭建政策招商、项目推介、座谈交流平台,赴港澳、上海等地开展文旅专题推介,吸引头部文旅企业投资和平,推动和平文旅一业兴百业旺。

天津广播:刚才姚书记提到“小城区”要实现“大发展”,让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的发展,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和平区在城区治理方面有哪些亮点和成效?

徐志强: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海燕策略,海燕论坛:总书记海燕策略,海燕论坛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海燕策略,海燕论坛工作要求,努力营造整洁美观、现代大气、文明有序、安全高效的城市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海燕策略,海燕论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持实干巧干、善建善营,城区功能品质跨越提升。我们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大力推动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让低效空间焕发新生。高效率推进南门外大街商圈、南市食品街、劝业场等重大城市更新项目,撬动了片区效益的整体提升。高水平建成五大道公园,成为全市文旅新地标和新晋热门打卡地。高标准打造“民园1920街区”,擦亮了“城市会客厅”,提升了五大道核心区文商旅体量和能级,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二是坚持美化靓化、善作善成,美丽和平建设跨越提升。我们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美丽都市和绿色家园。大力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30条重点道路实施全要素治理,五大道地区、小白楼地区、解放北路泰安道沿线以及海河沿线等重点区域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充分彰显大气洋气精细精致,上合峰会期间,津湾广场作为“城市封面”广受媒体报道,成为国内“顶流”网红。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精心建成一批口袋公园,“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融入日常百姓生活。空气质量指标和优良天数比例位居全市前列,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见行见效。

三是坚持精益求精、善治善管,城市管理水平跨越提升。我们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大力推进“大城细管”,完善三级保洁标准体系,民园广场、民园1920街区等重点区域实现随手可摸、席地而坐。加快实现“大城智管”,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城市管理实际工作,显著提升了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实效性。全面实施 “大城众管”,集全区之力开展“品质和平”建设,发动全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社会组织常态化入网格、下基层,建立全链条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闭环机制,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中国企业报:刚才姚书记详细介绍了“向外开放”的举措成效,请问书记和平区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有哪些特色亮点?

姚建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这是推动内涵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十四五”以来,和平区承接了中央和国务院交给我市的重点改革试点任务35项,谋划实施了全区改革任务380项,涉及经济、民生、法治、党建多个领域。在经济发展上,我们对原来的区楼宇办、区繁华办、五大道地区管委会等机构进行调整,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进一步突出经济管理、投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职能,使其更好地履行推进地区发展建设的职责。在民生保障上,和平区老龄化程度高,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30%,为了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我们不断巩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创建成果,建成了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兴街道卫华里社区、南市街道新世界花园社区),成为了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在民主法治上,我们以建设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契机,充分发挥立法征询、普法宣传、民主展示、基层治理的作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扎根实践,这也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在全国设立的第二家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

附件:

IE版本小于10,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