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参观杨柳青画店并体验版画制作。
海河吹起“上合风”,老街绽放“国际范”。当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进入倒计时,承载着数百年时光流转的津门故里,正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奏响国际盛会的序曲。
8月29日,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组织的城市参访活动中,中外嘉宾走进古文化街,在飞檐斗拱间触摸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共同见证一座城市如何以文化为纽带,博古通今、连接天下。
参访团一行沿着青石板路漫步,拍照声不绝于耳。从津门故里到“国际客厅”,这里仿佛一座“津派文化”微缩博物馆,让大家对这座上合组织峰会东道主城市有了更直观的“初印象”。
“中医药很神奇!”“酸酸甜甜的很好吃!”达仁堂健康生活馆内,伴着药香氤氲,嘉宾们跃跃欲试,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纷纷体验了山楂丸的手工制作工艺,近距离感受中医药魅力。
移步至杨柳青画店,木版拓印的图案让来自阿塞拜疆的玛尔齐娅爱不释手。了解到年画中“莲花”“鲤鱼”的寓意后,她更加赞叹不已。在她看来,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和谐、寓意美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视觉艺术,它是触摸中国古老民俗和生活哲学的一扇窗,其独特的魅力令人过目难忘。
在泥人张世家店铺,一件件形神毕肖的泥塑艺术品让大家赞叹不已。“我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孔子像。在我的国家,孔子被很多人所熟知,他的思想至今广泛流传,是连接世界文明的重要财富。今天,他的形象通过天津匠人的双手,再次成为文明互鉴的使者。”一位外媒记者说。
“津港印象”体验馆则为嘉宾们呈现了另一个天津——一个科技与创新交融的现代都市。来自阿塞拜疆的萨尔维娜兹在体验港机远控视觉系统后感慨不已:“除了文化传承,天津经济发展之快和科技实力之强令人震撼。”她说,天津有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很多“中国制造”从这里启航,通往全球,给不同国家的人民带来方便与良好体验,这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推动务实合作的成果。
尽展开放之姿,共赴“和合之旅”。参访过程中,中外嘉宾不时交流感受,文化软实力,正转化为“上合大家庭”的凝聚力。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世界因多元而美丽。此刻,世界看见的不仅是天津,更是一个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发展的中国;期待的不仅是峰会,更是一个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