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策略,海燕论坛

图片
中国科学院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国际科学计划在津启动
《天津倡议》助力全球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5 07:49

10月13日至14日,首届二氧化碳固定和生物转化国际会议在天津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国际科学计划宣布正式启动,并发布《二氧化碳生物转化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天津倡议》(以下简称《天津倡议》)。来自六大洲23个国家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关键科学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战略研讨,为全球实现“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学术动力与实践力量。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宝贵的碳资源。在自然界长达38亿年的演化历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二氧化碳固定途径,蕴藏着大量尚未被充分发掘的酶元件、能量耦合策略与进化智慧。持续探索这些天然多样性途径,不仅可拓展人类对碳基生命本质的认知,也将为构建高效人工固碳系统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与元件。

该国际科学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实施。该计划依托研究所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相关领域的重大科技任务布局,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工程生物铸造科技基础设施和建制化人才团队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全球优势科研力量,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入解析二氧化碳固定和转化机制,进而设计构建更高效的人工生物系统,有望在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等全球共性挑战开辟全新路径。

会议发布的《天津倡议》,呼吁全球科技界、产业界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该国际科学计划,共同推进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的前沿研究;推动建立二氧化碳固定与生物转化国际联盟,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共享与协作;共同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加速相关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提升公众认知水平,拓展社会参与渠道。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德国、法国、丹麦、荷兰、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24位领域顶尖专家与优秀青年学者,围绕二氧化碳固定、低碳原料生物转化利用等核心方向,分享二氧化碳固定与能量耦合机制解析、二氧化碳固定与转化的人工系统设计、低碳原料的高值化利用等前沿成果。会上还举行了中国科学院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国际科学计划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并召开首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依托国际科学计划加强二氧化碳固定和生物转化领域国际合作进行深度研讨。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国际科学计划启动后,将重点通过打造品牌国际会议、推动高水平国际人才交流、设立全球开放科研基金等举措,持续深化该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构建新型协同创新的研究范式,加快突破二氧化碳固定与生物转化领域的基础科学难题与技术瓶颈,为应对全球重大共性挑战问题凝聚智慧,共同建设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

附件:

IE版本小于10,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